幼儿园小班电安全教案(幼儿小班安全用电安全教案)

幼儿园小班电安全教案1
活动目标:
1、认识“有电危险”的标志。
2、通过故事知道电插座里藏着会咬人的电,不能用手触摸。
3、初步培养幼儿安全用电和安全意识。
活动准备:
1、“有电危险”的标志图片一张、电插线板一块。
2、指偶:灰太狼、小老鼠。
3、幼儿操作用图片人手一套;笑脸、哭脸图片各一张。
活动过程:
1、欣赏故事,并根据故事进行简单提问:
(1)故事里有谁?
(2)他们偷的宝贝是什么?(教师根据幼儿提问并出示电插线板)
(3)电插线板里藏着什么?电插线板可以碰吗?
2、认识“有电危险”的标志:
师:喜羊羊还给我们每个小朋友的两张图片,他要考考我们,这两张图片上的小朋友最对谁不对?
(幼儿自由交流并请个别幼儿说一说)
师:请举手看谁对的送到笑脸处,错的送到哭脸处。
3、小老鼠辩话:
灰太狼:我 acos 空门,
灰太狼大叫一声
贪吃的大灰狼一把抓住了那个宝贝,它的手指头伸进了宝贝的小嘴巴里,“啊!”灰太狼大叫一声,放到半空,全身发麻,毛都竖了起来。小老鼠吓得大叫:“灰太狼,危险!快扔掉!”可是灰太狼怎么甩也甩不掉,尾巴也着火了,冒起了黑烟。“好疼啊!”灰太狼大叫一声就昏过去了,小老鼠吓得赶紧逃走了。
喜羊羊:袋子里放着一个电插线板,里面藏着会咬人的电,你的手伸进去就会被电到,你可要小心哦。
4、教师引导:
“电插线板里藏着危险的电”,小老鼠害怕地缩成一团。可是灰太狼一把抓住了那个东西,让它掉进了半空的袋子里。灰太狼大叫一声准备扑向袋子,但是袋子是湿了,它又扑不进去。
5、教师总结:
“电插线板里的危险性太大了,只有小老鼠才能避开危险。”灰太狼的危险行为被大家批评并惩罚了。
附故事:
会咬人的电一只小老鼠趁喜羊羊出门去,溜进家里偷东西,发现了一个宝贝。这个宝贝是白色的,身上长着许多小嘴巴,后面还拖着一根长长的细尾巴,小老鼠把手伸进电插线板的小嘴巴里,一个接一个地把电插头和插座里的小金属片碰了一下,电插座的插头就被固定住了,小老鼠的手机、台灯和电风扇都亮了。
6、教师引导:
“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安全用电是多么重要的啊!”
幼儿园小班电安全教案2
活动目标:
1、教育幼儿学会防雷电。
2、锻炼幼儿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和想象能力,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。
活动准备:
1、材料准备:
(1)录音机、磁带。(2)模拟大树一棵。(3)模拟电线杆一根、电线一条。(4)模拟房子一座。(5)用银色包装物代替实物图片,如书包、作业本、文具盒等。
活动准备:
1、指偶:灰太狼、小老鼠。
2、玩偶:书包、作业本、文具盒等。
3、幼儿操作用图片人手一套;笑脸、哭脸图片各一张。
活动过程:
1、教师介绍活动目标:
“我们来做一个防雷电的小故事,大家听好!”
2、教师讲解准备材料:
每组幼儿都有书包代替实物图片,这样能更直观地帮助幼儿理解“有电危险”的标志。
3、教师引导小老鼠辩话:
(1)灰太狼acos袋子里的袋子,里面装着一个电插线板,里面有会咬人的电。
(2)灰太狼大叫一声,试图扑向袋子,但袋子湿了被扑不进去。
4、教师引导小老鼠行动:
“小老鼠用湿布擦插座,这样就不会有危险了。”
5、教师总结:
“防雷电就是记住不要让湿手触电!”
附故事:
灰太狼acos袋子里的袋子,里面装着一个电插线板。里面的电会咬人,小老鼠用湿布擦掉插座和插头,这样就不会被电击了。
教师引导:
“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?”
幼儿园小班电安全教案3
活动目标:
1、知道生活中有时会遇到触电危险,知道触电会直接威胁人的生命。
2、通过学习,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,更加感到生命的可贵,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。
活动准备:
1、教师介绍材料:
(1)教学视频或图片。
(2)指偶:灰太狼、小老鼠。
(3)教具:白纸、彩笔、胶水等。
活动准备:
1、教师展示示意图,引导幼儿理解触电危险性。
2、教师讲解教具使用方法:
(1)将白纸折成一个袋子或电线架。
(2)用彩笔画出“有电危险”的标志。
(3)用胶水粘贴在白纸上,模拟“电插线板”或“电插座”的样子。
活动过程:
1、教师介绍活动目标:
“我们来做一个安全用电的小故事,大家听好!”
2、教师讲解准备材料:
每组幼儿都有纸张代替实物图片,这样能更直观地帮助幼儿理解“有电危险”标志和触电后的症状。
3、教师引导小老鼠辩话:
(1)灰太狼acos袋子里的袋子,里面装着一个模拟“电线架”的东西,里面有会灼人的电。
(2)灰太狼大叫一声,试图扑向袋子,但袋子湿了被扑不进去。
4、教师引导小老鼠行动:
“用纸来画电子符号,这样就不会有危险。”
5、教师总结:
“触电对人很危险,我们要记住不要让湿手接触电线,保护好自己的安全!”
附故事:
灰太狼acos袋子里的袋子,里面装着一个模拟“电线架”的东西。里面的电会灼人,小老鼠用纸条轻轻画出电子符号,这样就不会被电击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