实地范文

《煮书》教学设计_煮书阅读理解训练及答案

三年级语文上《煮书》教学设计
作为一名人民教师,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,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。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?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年级语文上《煮书》教学设计,欢迎分享。


一、教学要求

1、能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2、了解什么是“煮书”。懂得读书只有反复诵读品味,说话写文章才能得心应手。

3、理解《论语》中“好读书,读好书,好读好书”这句话的意义。


二、教学重点

1、了解什么是“煮书”。懂得读书只有反复诵读品味,说话写文章才能得心应手。
2、理解课本中的例证意义,感受古代诗歌的韵味。


三、教学难点

1、理解“煮书”的意思和作用。
2、理解作者的表达方式及语言的特点。


四、教法与学法

1、讲授法。通过讲解和板书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。
2、小组讨论法。通过分组讨论,激发学生的参与感。

3、朗读法。通过朗读教材中的句子,培养学生的听觉品质。


五、教学过程

(一)导入新课

小朋友,你们初次看到这篇文章的课题有什么疑问?(学生质疑)

(二)自学课文

1、出示自学要求:
(1)初读课文,读准字音,读通句子。
(2)精读课文,领会什么是“煮书”?为什么要“煮书”?
(3)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的朗读课文。

2、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。

(三)检查自学效果

1、检查字音:
苍劲有力转椅嘛食粮杜甫疑惑不解
得心应手妙词佳句豁然开朗
指名读
齐读

2、练习:根据意思说出词语。
直挂的长条的字画
书画笔力老练挺拔
心里怎么想,手就能怎么做。形容运用自如。形容一下子领悟到某种道理。

3、理清脉络:
教学过程
自我加减
(1)全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?指名分节读课文。
(2)本文按什么顺序来写的?
生疑——爷爷书房里的一张条幅使“我”产生了“书怎么可以煮”的疑问。

释疑——爷爷的解释使“我”弄清了什么叫“煮书”。

悟理——“爷爷”的话使“我”豁然开朗。

(四)精读课文

1、出示自学思考题:
(1)什么叫“煮书”?大诗人杜甫是怎么“煮书”的?结果怎样?
(2)谈谈你对“读书破万卷,下笔如有神”的理解。你还知道那些有关“煮书”的名言。

(3)作为小学生应该怎样“煮书”?

2、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。

3、全班交流:
(1)“煮书”就是读书时反复朗读品味,把书读熟读透。大诗人杜甫小时候就是这样读书的。他做起诗来就感觉得心应手。
(2)“读书破万卷,下笔如有神”意思是:读书能够透彻理解万卷书,写文章就会如有神助。即多读书有助于提高写作能力。有关“煮书”的名言:
书读百遍,其义自见。
熟读唐诗三百首,不会作诗也会吟。

(3)作为小学生应该这样“煮书”:每天清晨起来,放声朗读几遍课文,仔细品味一番。

4、分角色朗读课文。

5、五、总结全文

六、作业设计
1、摘抄妙词佳句。
2、写两句有关“煮书”的名言。


本栏最新
全站最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