实地范文

幼儿园小班社会小动物教案(小班社会活动小动物)

幼儿园小班社会小动物教案1

一、活动目标: 1. 初步了解几种常见小动物的不同叫声、动作及爱吃的食物。 2. 能够伴随着有节奏的语言模仿小动物的动作,体验游戏的乐趣。

二、活动准备: 1. 小动物头饰若干; 2. 《喂喂小动物》PPT。

三、活动过程:

(一)导入环节:

教师引导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。 - 谈话:今天老师收到了一封邀请信。原来动物园里的饲养员阿姨要出去办事,没有人照顾小动物们。饲养员阿姨发来邀请信,邀请小朋友们帮助她,照顾小动物们,喂小动物吃饭。

(二)过程环节: 1. 播放《喂喂小动物》PPT第一部分(逐图出示),引导幼儿模仿小动物的叫声、动作,知道小动物们爱吃的食物。 - 老师:动物园到了,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这些小动物吧。 - 学生:有谁认识这只小动物呢?它是怎样叫、怎样走路的呢? - 师生互动:小花狗(汪汪)、小小鸡(叽叽)、小小鸭(嘎嘎)、小山羊(咩乎)。 - 学生回答后,教师依次板书小动物的名字和它们不同的叫声、动作,并引导学生说出它们爱吃的食物。

  1. 游戏《喂喂小动物》,鼓励幼儿模仿有节奏的语言与动物互动。
  2. 规则:幼儿自选一个小动物头饰戴好坐到小椅子上。
  3. 老师将各种食物图片摆在桌子上,一边敲小鼓,一边又节奏地说:“小花狗,汪汪汪,请问你想吃什么?”
  4. 学生:头戴小动物头饰的小朋友就站起来学小狗走路,一边走一边说:“小花狗,汪汪汪,吃什么,吃骨头。”然后从桌子上拿出骨头的图片回到自己的椅子上。
  5. 重复游戏几次后,幼儿分别模仿动物,找出小动物最爱的食物。

  6. 播放《喂喂小动物》PPT第二部分。

  7. 老师:饲养员阿姨,回来了,快听听她是怎么说的吧。
  8. 学生观察并讨论:“太高兴了,饲养员阿姨很满意,我们照顾的小动物,她说我们都是合格的动物饲养员了,欢迎我们经常去动物园帮忙。”

(三)活动过程:

  1. 教师导入。
  2. 师幼自选角色游戏《喂喂小动物》。

  3. 动画演示:螃蟹、金鱼、蝴蝶的动态及留下的痕迹并配上儿歌。

  4. 学生观察并讨论:“有几只小动物来了,它们是怎么来的?”

  5. 引导学生用手描绘各种小动物留下的不同痕迹。

  6. 老师提问:
    1. 来来的小动物叫什么名字?
    2. 它是怎么来的?
  7. 学生回答后,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老师讲述的内容,跟随儿歌和画面动作进行绘画。

  8. 幼儿作画,教师巡回指导。

  9. 老师提问:还有好多小动物都来了,它们想请小朋友帮它们画留下的痕迹,你们愿意吗?
  10. 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小动物参与画作,老师引导学生根据小动物的动作、留下的痕迹进行描绘。

(四)活动结束:

教师总结活动目的,并鼓励参与。

提示

  1. 加入创意: 可以添加一些动画或视频片段,增强教学趣味性。
  2. 丰富语言: 可以增加一些互动性的对话或提问,使教学更生动活泼。
  3. 设计分层活动: 为不同水平的孩子设计不同的任务或层次,满足多样化需求。
  4. 加入情感教育: 在游戏《喂喂小动物》中可以融入对保护动物的教育内容,如不虐待小动物等。

通过以上改写,可以使教案更加专业、有趣且具有创意,同时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。

本栏最新
全站最新